<object id="nczzb"><strong id="nczzb"></strong></object>

  • <acronym id="nczzb"><s id="nczzb"><menu id="nczzb"></menu></s></acronym>

    <td id="nczzb"></td>

    當前位置:首頁 >> 雜志期刊 >> 設計資訊 >> 美術視角

    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面向社會各界征集美術作品

    發布日期:2023-2-15 12:03:08 來源: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 作者: 瀏覽:

     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廣州藝術博物院主辦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開館征集美術作品媒體見面會”于2月10日在廣州藝術博物院召開。此次媒體見面會向社會各界正式發布征集美術作品公告,并向全國藝術類專業團體機構發出作品征集邀請。藝術名家現場簽訂作品捐贈意向書,確認捐贈意愿。

    微信圖片_20230210152540.jpg

    媒體見面會

      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將于2023年落成,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落實廣州市扎實推進文化強市建設大會工作部署,期望通過本次美術作品征集,進一步豐富館藏藏品體系,為今后舉辦高質量展陳、開展學術研究等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現場見證,三位藝術名家代表簽訂作品捐贈意向書

      本次媒體見面會在廣州藝術博物院現址舉行,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主席李勁堃,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方土及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出席。在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下,三位藝術家現場簽訂作品捐贈意向書,明確表達向廣州藝術博物院捐贈美術作品的意愿。

      除簽訂意向書的三位藝術家外,經過前期積極走訪,目前已有多位藝術家向廣州藝術博物院表達捐贈意向。在接下來的征集工作開展中,將繼續挖掘征集線索,將與藏家、藝術家深入溝通。

      海納百川,面向各界廣泛征集美術作品

      在此次媒體見面會上,正式發布《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開館征集美術作品公告》,宣布即日起向社會各界發起美術作品征集,鼓勵社會團體、個人無償捐贈,時間截至至2023年5月31日。

      本次征集的美術作品,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水粉、漆畫、插畫、連環畫、綜合材料繪畫、書法、雕塑、攝影等門類,將優先征集具有較高歷史、藝術及科研價值,能夠填補現有館藏體系的重要作品,并重點關注近年來活躍在美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當代美術家的優秀作品,兼顧具有潛力的中青年藝術家作品。

      為確保征集作品的藝術價值性,將特邀來自文博界、藝術界及各專業協會團體的專家學者組成專家組,負責擬征集作品的評審工作。

      新館建成在即,力求通過征集完善館藏體系

      目前,位于廣州市海珠區藝洲路的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項目已進入沖刺收尾階段,總體進度已完成總工作量的90%以上,計劃2023年內建成開放。

      藏品征集是博物館(美術館)的核心業務之一。廣州藝術博物院自其前身廣州美術館1957年開放以來,就致力于優秀美術作品的征集工作。20世紀60至80年代,楊銓、容庚等鑒藏家,基于高度的文化責任和無私精神,傾囊捐贈所藏珍品,廣州美術館古書畫收藏得以豐盈。2000年廣州美術館遷址至麓湖畔,更名為廣州藝術博物院,關山月、黎雄才、楊善深、趙少昂、楊之光、賴少其、廖冰兄、馬思聰、歐初、趙泰來等名家及其家屬,捐獻大批精品力作,完善了廣州藝術博物院嶺南地區作品收藏體系。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建設時期,藏品捐贈征集工作成績斐然:2016年至2021年,尹積昌家屬、劉濟榮家屬、黃般若家屬、鷗洋分別進行了捐贈,四個項目捐贈作品多達1200多件,都入選了當年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美術作品收藏和捐贈獎勵項目”。目前,蘇華、蘇家芬、蘇家杰、蘇家芳、蘇小華捐贈本人及其母親吳麗娥作品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中。

      開館66年以來,廣州美術館、廣州藝術博物院累計接受多達近250位鑒藏家、藝術家及其家屬、港澳同胞、外國友人、一般公眾等捐贈近200次,捐贈的作品占藏品總數近七成。作為國家重點美術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的收藏以中國歷代書畫為基礎,以嶺南繪畫為重點,兼顧其他各類藝術品,現有藏品已達33000余件。新起點新征程,希望通過此次征集進一步完善館藏體系,提升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在全國美術界、文博界的影響力。

      新館建成開放后,將擇機舉辦捐贈作品精品專題展覽,為廣大觀眾奉獻高端的藝術盛宴。


      附件:廣州藝術博物院(廣州美術館)新館開館征集美術作品公告.docx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