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ject id="nczzb"><strong id="nczzb"></strong></object>

  • <acronym id="nczzb"><s id="nczzb"><menu id="nczzb"></menu></s></acronym>

    <td id="nczzb"></td>

    當前位置:首頁 >> 雜志期刊 >> 設計資訊 >> 工業設計視角

    2023第八屆中國設計智造大獎

    發布日期:2023-3-22 17:15:28 來源:中國美術學院 作者: 瀏覽:

    一、大獎定位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以下簡稱“大獎”)創立于2015 年,是我國工業設計領域首個國際化的學院獎,是當代創新設計評價、推廣與合作的平臺,也是一個創意轉向產業與未來的實體創新加速器。大獎以“人文智性、生活智慧、科藝智能、產業智庫”為核心價值觀,倡導設計回歸“智造”本源,匯聚世界創意資源,以期“集大成智慧,塑智造未來”。

    二、年度主題

    2023 年度主題聚焦“設計進化”。設計的進化史就是一部人類生活進化的歷史,設計在不斷進化中存在。設計的進化,在表象上是實踐的進化,但其實踐中的質變,實為價值觀和設計思維體系的進化。設計正在技術與觀念的不斷交織中進化,從手工業時代的手造到工業時代的工造,再到信息時代的制造
    及人工智能時代的智造,設計造物方式正在不斷的進化。設計正在從滿足基本需求進化到創造新的需求,從獨立存在進化到融合共體。DIA 希望以過去七年作為一個窗口,在邁向第八年之際,聯動全球設計師開啟“設計進化”的探索,在社會快速變遷的時代中,在持續進化的世界中,一起觸摸設計本體進化的新形態。

    三、獎項設置

    本屆大獎分產業組與概念組,產業組下設“金獎”(2 項、100 萬/項)、“銀獎”(8 項、20 萬/項)、“銅獎”(10 項、10 萬/項);概念組下設“明日之星獎”(2 項、8 萬/項)、“設計新銳獎”(8 項、3 萬/項);同時,從產業組與概念組的所有作品中評選出約300 件作品授予“佳作獎”(實際數量以評審結果為準)。

    四、參賽對象

    (一)參賽主體
    產業組及概念組均面向所有企業、院校、機構和個人開放,須為參賽者原創產品。
    (二)作品要求
    產業組面向已上市2 年以內,以及未上市但能在復評及總決賽提供完整功能樣機的作品,作品不限形式,產品、軟件、綜合服務均可報名。
    概念組面向所有行業領域,鼓勵跨界創新,作品不限形式,強調具有先進性、未來性,要求能在本年度復評及總決賽提供實物及呈現完整設計構思的視頻。
    大獎組委會有權利對作品的參賽組別及參賽類別進行調整。

    五、參賽類別

    產業組與概念組參賽類別一致。
    設計具有的包容性與跨領域性的特點,本參賽類別主要依據作品的核心創新點進行分類。
    1.文化創新:強調以文化為內驅力,聚焦傳統文化的當代復興、設計美學與文化IP 價值變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等內容;包含文化禮品、文教用品、器物包裝、時尚穿戴、餐飲器皿、家具燈具、社會創新等領域的產品與服務。
    2.生活智慧:強調以生活為內驅力,聚焦生活日用之智巧、生活電器之智能、弱勢群體之關懷等內容;包含電子數碼、家用電器、廚房衛浴、老年用品、母嬰用品、個人護理、寵物用品、玩具樂器、運動休閑、防災防護、新技術新材料應用等領域的產品與服務。
    3.產業裝備:強調以生產為內驅力,聚焦產業裝備的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戰略發展、生產系統的效能優化等內容;包含交通運輸、醫療設備、建筑裝備、農林裝備、軍用裝備、辦公設備、機械工具、機器人等領域的產品與服務。
    4.數字經濟:強調以數據智能為內驅力,聚焦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等內容;包含智慧城市、智慧出行、智慧商業、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文旅、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應用等領域的數字化產品與服務。

    六、參賽辦法

    (一)報名方法
    大獎采用公眾報名與專家提名并行選拔機制。公眾報名作品需參加初評環節,專家提名作品經組委會審核后可直接進入復評環節。為彰顯大獎的公正性,提名專家與評審專家實行互相獨立的工作機制。同一作品不可同時申報產業組和概念組。
    所有參賽者須登錄大獎官網(www.di-award.org)進行報名。
    (二)報名時間及費用
    本次大獎公眾報名期限為2023 年3 月12 日至2023 年6 月30 日24 時(北京時間),其他時間概不受理。
    組委會不收取報名費用,但由參賽所產生的物流、保險、清關等費用由參賽者自理。

    七、評審辦法

    (一)評審環節
    設初評、復評、總決賽三輪評審環節。初評采用圖文評審方式,復評采用實物結合視頻評審方式,總決賽采用參賽選手
    現場答辯評審方式。
    (二)評價標準
    大獎立足智能制造大時代背景,獨創“金智塔”評價體系,包含三層標準:一是基礎標準,強調“設計之技”,包含功能性、美學性、技術性、體驗性、可持續性等評價因子;二是核心標準,強調“設計之道”,包含民生貢獻度、產業貢獻度和未來貢獻度等評價因子;三是頂層標準,強調“設計之力”,包含社會影響力、行業示范力等評價因子。
    (三)評委構成
    大獎在全球范圍內邀請權威專家擔任評委。為凸顯設計的跨界整合性,加強評審的全面性,除邀請設計領域專家以外,還引入科技、商業、媒體等其它相關領域專家參與評審。

    八、參賽價值

    (一)獎杯證書
    獲獎者將獲得獎杯及電子版獲獎證書一份。參加本年度佳作展的作品將獲得“參展證書”,贈予組委會的獲獎作品可獲得“收藏證書”。
    (二)徽標授予
    獲獎作品均可獲得“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徽標終身免費使用權。
    (三)行業交流
    所有獲獎者將受邀參加本年度頒獎典禮等系列活動,與來自全球設計界、學術界、媒體界、產業界等各行業代表面對面交流合作,同時將有機會擔任“D·WILL 講堂”演講嘉賓。
    (四)產業轉化
    大獎與專業產業綜合服務機構及產業專家成立產業轉化服務工作組,為參賽項目提供包含產業落地、投融資、創業賦能輔導、產品設計提升、市場營銷推廣、科技成果轉化等產業轉化服務。
    (五)媒體推廣
    大獎已與全球百余家主流媒體建立覆蓋不同行業和渠道的媒體推廣網絡。頒獎典禮等重要活動將進行網絡直播,獲獎者將優先推薦參與各大媒體專訪,進一步增強優秀設計的社會影響力。
    (六)展覽展示
    所有獲獎作品將參加年度展覽,并有機會參加其他國內外巡展。

    九、日程安排

    活動

    日期

    公眾報名

    2023 年 3月 12 日(日) - 6 月 30日(五)

    初評(含海外分賽區)

    2023 年 7 月 7 日(五) - 7月 23 日(日)

    入圍作品實物收件

    2023 年 8月 21 日(一) - 9 月 1 日(五)

    復評

    2023 年 9 月 8 日(五) - 9 月 10日(日)

    優秀作品展

    2023 年 9 月- 10月

    總決賽

    2023 年 11 月

    頒獎盛典

    2023 年 11 月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參賽須知

    (一)知識產權
    1、參賽者須是參賽作品的設計方或所屬方(相關知識產權的權利方),參賽作品與他人沒有任何知識產權糾紛(迄今未發生或已妥善處理知識產權糾紛)。對于正在申請(備案)相關知識產權證明但尚未取得授權的作品,參賽者需在報名時提交相關證明。對于在獲獎后仍然沒有取得相關知識產權證明的作品,組委會有權要求參賽者作出書面保證。
    2、如獲獎作品存在知識產權瑕疵或爭議的,組委會有權撤銷獲獎資格,召回獎狀、獎杯等榮譽,追回獎金。如因參賽作品存在知識產權瑕疵或爭議造成主辦方、承辦方等單位經濟、名譽方面損失,主辦方、承辦方等有權要求相應參賽者賠償,賠償范圍包括但不限于經濟損失、名譽損失、訴訟費、律師費、保全費、鑒定費等費用。
    3、所有參賽作品的知識產權歸參賽者所有。
    (二)宣傳與保密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有權使用參賽者提交的材料進行與大獎有關的宣傳推廣活動,包含但不僅限于拍攝、展覽、新聞報道、整理出版等。若有特殊保密要求,參賽方需在報名完成后的5 個工作日內提出書面申請,否則視為可公開作品,組委會不承擔由于公開展示所導致的損失。
    (三)報名信息
    參賽者須使用實名報送,不得使用化名。報名信息須如實填寫,一經提交不可修改。如參賽者在提交后發現報名信息填寫有誤的,組委會有權不進行任何修改。報名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組委會有權撤銷該作品的參賽資格及榮譽,并追回獎金;為保障評審工作的有序進行,組委會及評審委員會有權根據賽事規則及作品實際情況,調整作品的參賽組別及參賽類別。
    (四)報送資格
    僅作品的設計方或所屬方(相關知識產權的權利方)具有參賽資格,但不可多方重復報名。為避免重復報名,請于報名前與相關參與方確認。由重復報名引發的榮譽及獎金歸屬問題,由參賽者自行解決,組委會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若重復報名的主體無法在組委會規定時限內協調一致,組委會有權撤銷該作品的參賽資格及榮譽,并追回獎金;同一作品不可同時申報產業組和概念組。
    (五)結果通知
    所有評審結果等重要通知將通過官網及報名系統進行發布,請參賽者密切關注以上信息渠道。若因參賽者自身原因錯過重要信息或未按要求及時反饋而影響評審、領獎等事宜的,所有后果由參賽者自負。
    (六)作品寄送
    1、根據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評審規則,所有入圍復評及總決賽的參賽者須寄送實物或樣機參加評審。郵寄地址、時間、寄送要求等信息將統一在本年度《作品寄送說明》中另行說明,《作品寄送說明》將于復評前一個月公布。參賽者未按要求準時寄達的,將視為放棄復評資格。
    2、寄送參賽作品所產生的運輸、保險、關稅等所有費用均由參賽者承擔。
    3、參賽者須在《作品寄送說明》中規定的時間內如實錄入寄送及回寄信息,用于組委會收件核對和作品回寄。組委會僅依據作品收入時情況承擔作品相應安全保管責任。
    4、中國設計智造大獎的所有評審和佳作展將在專業場所進行,并根據相關行業標準進行運輸、保管和評審。如有保險需求,請參賽者自行購買。
    5、評審委員會將在復評現場對所有參賽作品進行使用操作,參賽者須自行將作品安裝調試至可使用狀態。若需委托組委會代為安裝調試的,須提供詳細安裝視頻或說明。
    (七)作品回寄
    1、原則上組委會不主動承擔回寄責任,如需組委會代為回寄,請在寄出前填寫回寄信息,逾期概不受理。
    2、組委會僅統一安排兩次作品回寄時間:“一次作品回寄”(復評之后,僅回寄部分未獲獎作品)和“二次作品回寄”(頒獎盛典系列活動后,回寄獲獎作品及剩余未獲獎作品)。為保證大獎評審、展覽等活動的正常進行,所有參賽者不可在非回寄時間內要求回寄其作品。
    3、因回寄所產生的運輸、關稅等一切費用由參賽者自行承擔,回寄至中國境內的,組委會將使用到付方式進行寄送;回寄至境外的,參賽者須在組委會規定時間(郵件通知)內自行準備回寄所需文件(包含但不限于快遞運單、形式發票、貨物裝箱單),并聯系快遞公司工作人員到達指定地點上門取件。
    4、因參賽者自身原因造成作品未在規定時間內回寄的,組委會將收取“延期管理費”,費用標準參照當年度的作品寄送說明。組委會在確認收到打款后方可安排回寄,且回寄時間由組委會指定,不承接任何急件。
    5、未在規定日期內錄入回寄信息,且未在2023 年12月20 日前主動聯系組委會提供完整回寄信息的,組委會將視為參賽者自動放棄該作品實物的所有權。
    (八)贈予與收藏
    1.組委會僅收藏符合要求的獲獎作品,并授予《中國設計智造大獎收藏證書》。
    2.獲得獎金的作品須贈予組委會;如有后續研發用途,體量過大難以運輸或作品價值超過所獲獎金的作品,獲獎者須提交書面申請及相關證明材料,經組委會認定后可改為贈予比例模型或樣機。
    (九)總決賽及頒獎典禮
    所有入圍總決賽的參賽者須本人參加總決賽,否則將視為放棄獎項及獎金角逐資格。所有獲獎者將受邀出席當年度頒獎典禮,差旅費用由參賽者自行承擔。
    (十)證書、獎杯及獎金發放
    1、組委會將為獲獎者免費頒發電子版獲獎證書。所有證書均在本年度頒獎典禮之后,在報名系統中自動生成,參賽者須自行下載。受邀并本人出席頒獎典禮的獲獎者,將被現場授予獎杯一座,未到場者則視為自動放棄獎杯,組委會原則上不提供補發及郵寄服務。確有特殊原因無法到場領取獎杯者,需提供情況說明由組委會討論評估是否安排寄送。
    2、組委會將根據評審結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財稅規定及流程,通過銀行轉賬方式為相應獲獎者發放獎金。
    境內獎金接收方可為報送方所在單位(包含其分公司)或其指定的個人;境外獎金接收方僅可為個人賬戶。若獎金接收方與報送方為不同單位或個人,則需額外提供由報送方簽字蓋章的書面授權書。
    (十一)參賽者的作品一經提交,則默認同意以上條例,大獎組委會保有最終解釋權。

    中國設計智造大獎免責條款

    (一)若參賽者因自身提交信息有誤而致其后在宣傳、印刷、展覽等賽事活動中被錯誤公示,組委會不承擔任何責任。
    (二)因參加中國設計智造大獎而導致參賽者、獲獎者或其他第三方之間產生權益糾紛時,主辦方不承擔一切責任。
    (三)由于作品本身存在易碎、易刮傷、易脫漆、易腐蝕、結構復雜等潛在危險而導致的非人為故意損壞的,組委會概不負責。
    (四)所有作品的外包裝,皆不在組委會的安全保管范圍內。對于外包裝的破損和丟失,組委會概不負責。
    (五)因參賽者未及時在系統有效錄入“寄送信息”的作品,組委會不承擔任何安全保管責任。作品寄送及回寄過程中的任何丟失或損壞,組委會概不負責。
    (六)因參賽者未及時在系統錄入“獲獎信息”而導致的證書未生成的,或因參賽者提交錯誤信息而導致證書信息有誤的,組委會不負責進行再次生成,且不承擔任何責任。
    (七)組委會按上述參賽須知第(六)條第4 款,進行評審、展覽、移動、保管,作品如有丟失或損壞,組委會概不負責。
    (八)組委會按上述參賽須知第(六)條第5 款,組委會因幫助參賽者安裝、拆卸、調試而造成的任何損壞,組委會概不負責。
    (九)由天災、戰爭或國家政策等不可抗力原因導致作品丟失或損壞的,組委會方面無賠償責任。
    (十)參賽者的作品一經提交,則默認同意以上條款,大獎組委會保有最終解釋權及裁判權。

    參賽網址:https://www.di-award.org/

    收起